修辭教學想一想
一位老師說:修辭應以國語課本中的課文作為修辭教學的依據,而修辭教學不要限定在
「 」法上(譬喻、誇飾),要以嘉言美句的欣賞為先。
他說:常常思考怎樣教修辭?
他又說:學生常常寫一堆口語式白話,不講究修辭。他為之氣惱。
再說他自己:「其實我也感到困難。講究修辭又要寫真話,很不容易。」
我的回應是寄給他一幅校園順手拍到的圖片,並告訴他我的想法:
1. 因為滿滿的感受填膺,如鯁在喉不吐不快;情感傾訴,既像瀑布也像倒垃圾桶,清空了才好再裝。
2. 考量對方聽話的理解程度和文化背景,因而修飾自己的言語。
所以,修辭是因為表達與溝通之需要,如果缺少此一動機,修辭教學沒了根。
我喜歡照片中,孩子撥弄落葉,聚攏又散開,玩個不停的實作。
而教室裡的教學,師生常常假裝作一些看似寫作,其實不是寫作的,那種假裝寫作的活動。你不覺得這才是問題所在嗎?
▓修辭因觸景生情或考量說話對象而生:
1. 因為滿滿的感受填膺,如鯁在喉不吐不快;情感傾訴,既像瀑布也像倒垃圾桶,清空了才好再裝。
2. 考量對方聽話的理解程度和文化背景,因而修飾自己的言語。
所以,修辭是因為表達與溝通之需要,如果缺少此一動機,修辭教學無根。
|
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